一季度我国经济在快速修复,餐饮出行活动迅速反弹、部分房地产市场出现小阳春等都是明证。
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遵循的原则那么,国企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要遵循哪些原则呢?第一是专业化分工原则。尽管耶伦最终承认(由于美联储频繁的出于特定目的的利息政策调整,而没有科学评估上述政策会带给类似硅谷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带来危机)监管的失误是硅谷银行接管倒闭的重要原因,但谁又能说与在ESG和性别平等社会责任积极履职使得硅谷银行在最应该做好的资产负债久期管理等银行核心业务投入有限毫无关系呢?第二,形成制衡的治理构架和建立自动纠错机制。
2016年4月深陷债务危机的渤海钢铁被迫重整,在把经营状况相对尚好的天津钢管从渤海钢铁中剥离后,钢铁主业开始引入民资背景的德龙钢铁做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硅谷银行金融集团为此入选彭博的性别平等指数(GEI),成为今天公司治理实践中倡导女性董事的积极践行者。乃至于代理投票顾问机构ISS对伯克希尔的评价是,对ESG治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不足,审计委员会没有充分发挥职责,该公司没有适应一个ESG对业绩变得更加重要的世界。每当一家企业完成了一次新的专业化分工深化尝试,就意味着该企业的效率将实现新的提升。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除了核心竞争力提升需要遵循的上述原则,以下几个方面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当引以为戒。
概括而言,一家国企能够形成制衡的治理构架,制定稳健的财务政策,遵循专业化分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稳健经营,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多元化,通过调动和激发企业内部的积极性,持续的创新,长期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深耕,向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社会各方的认同,建立稳定的预期,其核心竞争力自然就得到提升了。50多年来,资产管理规模日渐庞大的伯克希尔一直租用一栋大厦14层的半层楼做办公室,总部只有区区不过20几人。据税务总局的数据,近五年,民营企业累计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8万亿元,占比约七成。
民营企业还是国际新赛道的主要开拓者,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近几年出口增长速度超过30%,有些超过50%,民营经济是这些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主体,成为拉动整体出口结构提升的新动能。这些技术创新中的后端即应用部分由产业需求牵引,产业接续关系明确顺畅,不存在所谓的转换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事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国家新的发展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类是从高校和科技机构进入市场的创新企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应用于生产建设一线。
民营经济是影响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社会各方面和公众有能力和渠道更多知情,企业的社会形象对自身发展更加重要,好的环境需要各方一起努力形成合力。
由于这种才能和行动的极端重要性,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创新成功者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财富,这是对创新的奖赏。民营经济是影响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它各类生产要素如资金、土地、设备等,都没有能动性,如何配置和使用,全凭企业家的判断与行为来确定。先跑一段外卖再说、先开一段滴滴再说是许多下岗人员和希望转岗人员的托底线,能够减缓失业和转岗的心理压力。
企业家是一组富有冒险精神并实施创新行动的群体,愿意进行新的生产要素组合(这是创新的本质)并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特别是当下的网络和数字技术,可以将创新产品和服务低成本送达世界各地,获得极大的市场份额。我国行政和司法体系条线多,责任不同,要能够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同频共振,信号一致。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各方一起努力。
因此,企业家带来的创新实践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对中小企业有持续的支持政策,其主体是民营企业。
愈是新产业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投入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愈强。要为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平台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和舆论环境。
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在科技进步迅速的时代,企业家是各类要素组织匹配的关键因素。明确它们是大型科技企业,有利于统筹企业发展和治理问题,有利于合理判断垄断与否问题,有利于引导社会和公众正确看待大平台发展问题。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00多家中民营企业占比84%。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86家企业被淘汰出局,被淘汰企业的比率同比增长274%。这是引导全社会正确对待民营经济的关键,事关社会各方面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价值判断。
数字消费平台链接海量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低成本的便捷交易,并不断创新服务业态,成为扩大消费的主渠道。民营经济与财富的关系是先创造后持有,正当性无可置疑《意见》要求,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正确看待民营经济人士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
因此可以说,在一个技术创新加速的时代,企业家才能要比所有权重要得多。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各类企业平等开放,依据市场标准进行招标选择。
目前,全国65%左右的发明专利、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来自民营企业。在我们国家,民营企业家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靠掠夺、靠贩奴、靠殖民等不道德方式积累资本并持续依靠资本获利的资本家,我们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依靠勤劳与智慧创业致富。
进入 江小涓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民营经济 。因此自熊彼特以来,经济学家对管理者或企业家给予特殊重要地位。据国外的研究,目前美国收入最高的1%和10%的人群中,持有高权益和高收入的工薪层即创业成功并上市的企业家,超过了依靠祖上传下来的资本吃红利者的数量,市场造富的机制已与经典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大不同。这些都表明市场对企业家才能的高估值。
2021年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增长了4.8%,70%以上的企业用工保持稳定或增长。同时,这些大企业实力雄厚,可以进行大额投入,研发内容覆盖所需技术体系。
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平台企业存在信心不足、创新不够、发展放缓的现象。2021年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中有152家企业被替换,更新率达到30.4%。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实现量与质相统一的发展。二是竞争行为判断标准不同,例如垄断与否的尺子只用来衡量民营企业。
特别是民营经济中的个体工商户,有80%在国家实施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后,已不用缴税。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实施。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整体6.8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2.7%,拉动外贸整体增长4.4个百分点,成为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意见》指出,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营销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如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正威国际集团、华为公司、腾讯公司等,都代表着本领域中国甚至世界的质量与技术高地。2022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民企占72%。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近10倍,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5%。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民营企业需要得到持续的政策支持。
除了要理解民营企业创新的价值、对增长和就业做出的贡献和所获得财富的正当性外,政策和舆情要补的一个短板,是强调大型平台企业的本质是科技企业。当下,中国研发投入规模前三强都是数字平台企业,2021年国内主要大型数字科技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达10%,最高达20%,民营企业已经是我国数字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